工作者心聲
 


 

        在一九九七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加入了「香港公開大學社會科學學會」成為幹事,那時學會只是一班學兄學姊的自發性組織,沒有正式會名,會員也不過是二、三十人。據學長的經驗所談,參與學會工作,獲益良多,起初我不大相信這話,及後發覺,這話原來是真的,因為幹事工作不但沒有影響我的學業,反而增加了不少學習的助力。

        去年我完成了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課程,學業有成固然開心,但卻十分慶幸自己曾經參與過社會科學學會的工作,致使這幾年的大學生活沒有白白渡過。在任期間,有機會與C.C.食飯、與講師接觸、與校方合作、與同學分享,這些經驗都十分珍貴及難得。坦白說,在公開大學的學習旅程中,常都有孤軍作戰的感覺,若不是經常有同伴為你打氣,很容易落入無助的境況。當幹事以來,幹事們卻經常一起作戰, 除了定期開會外,大家不時互相交流意見、互通讀書心得,彼此鼓勵及支持,這些都是在公開大學的遙距學習模式中十分重要的有利因素。

        過往學會工作雖然不大完善,但基於學會只在成長初階,如有不善之處,請大家原諒,不過學會去年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除了爭取到校方在財政上支持外,更為學會郵寄通訊,而學會將來能否繼續發展,就在乎大家的參與及支持,若然沒有人接任學會工作,實屬遺憾,盼望更多同學願意擔任幹事的工作,為自己,為其他同學爭取多些福利。

前任幹事
黃潔玲
 



 

        各公開大學同學們,您們好, 首先很高興有機會於此次社會科會科學學會所出版的刊物中說說自己於協助學會舉辦活動的感想, 亦希望此舉能誘發更多同學的參與及支持。

        本人是於1999年才申請就讀公關大學, 可以說是新生, 更是於近半年才開始稍為積極參與學會所舉辦之活動, 在開始時, 所抱著的是有一點點的空閒時間,想擴闊生活圈子, 更加想試試了解一個學校團體從開始籌劃活動至完成的真實狀況, 便聯絡了現在的學會幹事及協辦活動了。

        經過數次的活動後, 便深深感到身為公開大學學生與其他院校的分別, 最深切感受便是參與性, 辜勿論所有幹事為一個活動舉辦前付出多少心機、精神及時間, 最終會支持的同學是"小, 及買小見小", 雖然事前已有心理準備, 但事實仍教人唏噓!公開大學的遙距學習形式, 無疑為很多平日忙於工作, 無暇定時安排於晚間上課的人仕帶來了方便, 但亦因此減低了同學對學校的歸屬感及同學間的認識度,引致學會所舉辦的活動參與率奇低。

        其實, 學會所舉辦的活動, 均是針對該學會科目而籌辦, 目的是希望同學多些參與並從而由不同觀點及角度引發問題、研究, 擴闊對科目的認識, 我們現時所讀的是社會科學, 一個看似簡單但內裡抽象、複習的學科, 如果同學們能從多方面去探討此科目, 對於學習上一定會有幫助的吧。學會將重整和進入新的階段, 希望各本科的同學能在現在開始多多支持, 為學會揭開新的一頁。

事務幹事

 



 

    同學們你好,我是楊建倫,在公開大學算是“蝸牛型”學生<每年只選讀一科﹥,由於公開大學是採用遙距式教學,所以一般學生與學校及學生的關係是比較疏離的。然而,我個人認為,學習不應是個人的事,學習應是互動性的,知識的傳播與積累應是“輻射性”的,尤其當遇上沒有勁的同學,不上勁的導師,或那些由學術人完全淪為行政人的課程主任時。所以,當本人知道學生會結業後仍有人不捨地繼續學生組織時,是心存敬佩的,而本人亦當了一年活動統籌。以後,本會將以網上組織的形式存在,有興趣參與籌辦的同學,請快快跟我們聯絡,即使時間不允許的,亦請多利用我們的網上資源,發表意見。

活動統籌
楊建倫
 



 

        已經歷四年半在公開大學讀書的生活,實在不輕鬆。少一點毅力便早放棄了。雖然,也遇過在畢業前一年還大聲兼半威脅地要我借功課抄的同學﹔但見到身邊的同學大都很努力,面對迫人生活亦對學習認真又熱誠,使有時疲乏的我對止步而慚愧。想起從前,學校對我來說只是牢房、惡夢、不願逗留片刻的地方。絕料不到竟有一天儘管不用上課自己還會乖乖從老遠跑來籌備活動。

        有些人喜歡籌備活動,為了在過程當中去肯定自己、找尋意義、認識朋友、掌握權力、獲得名譽或建立有利的人際關係;我其實卻是一個非常討厭籌備活動的人。因為我討厭煩瑣事務,而學會事務正是包括許多的煩瑣事務。只是由於欣賞當時籌備活動的同學的熱誠、覺得在遙距學習模式下成立的興趣小組很可貴、又覺得他們實在太忙碌,才願意分擔他們的擔子。後來是因為當時籌備活動的同學都要畢業,感到這個團體因而解散很可惜,才有更大的承擔。

        雖然擔任幹事期間確有所得,但其實我們只是出於一片義不容辭的心,付出時間和精神讓同學增加對學科的認識。可惜近年活動的參予率卻一再下降,縱知道同學近年要承受更多的工作壓力,也不禁疑惑更努力也只是自尋煩惱;另一方面,又要應付校方的官僚作風和惱人的多樣質詢。縱偶收到鼓勵的說話,但其實同學的實質支持和承擔才真正重要啊!

司庫
黎冠輝
 



 

        我在公開大學學習的四年多時間,有三年多加入了社會科學學會。我是在1995年通過一個同班同學的介紹而認識這個學會的。記得我第一次參加的活動是這個會所搞的「從選舉看民意取向及對未來政治之影響」,當時大約十位同學分成三組,分別從不同角度分析了95直選的種種。同學分別用錄像機,幻燈機及剪報等表達自己的觀點。那次活動令我加深了對直選的了解,同時令我對社會科學的學科更有興趣。自此,我一直都有參加社會科學學會的活動,並幫助該會的一些會務。

        我在這個學會認識很多師兄師姐,他們對我幫助很多。同學的互相幫助,減了很多遙距學習的孤獨感。我們很多時候在搞一個活動之前會出來聚一聚,吃吃飯,大家商討如何籌備活動,這樣的聚會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當時的社會科學小組是現時的社會科學學會的前身。小組是由三十多個同學自發組織而成,活動經費是由收取會員的會費及社會熱心人士的捐助。當時除了搞討論會,亦有搞講座及郊遊。後來,這個學會的同學及幹事都紛紛畢業。這個學會面臨解散的危機。有些幹事於是提議增加會員人數,以便學會可以延續下去。但若要擴大會員人數,學會必須得到學校的承認。有同學曾經反對大量增加會員,原因是會員的大增使會員之間的聯絡出現問題,亦會產生其它行政上的問題(注:本來聯絡會員的方式是打電話及郵寄通知每位會員,因此出席率比較高。後來,學會終於注冊成「香港公開大學社會科學學會」即現時之學會,並在黎冠輝同學的帶領下進入另一個階段。

        由於要搞註冊及申請成為學校承認的學會,幹事多了許多文件工作,亦由於會員人數後來的大量增加,由原來的三十多人,增加至二百多人,這些資料輸入電腦的工作及管理事宜及為幹事及義工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為了搞好學會,幹事們都沒有半句怨言。作為新一屆主席的黎冠輝在這個轉變的階段更身兼數職,兼任統籌、聯絡等職務,不辭勞苦。他更堅持每月一次的活動(考試季節除外),並擬訂立會章等工作。現任主席葉景輝更精心設計及編寫本會的網頁,並開講座教授同學如何使用互聯網。在職的幹事們及義工們都為本會的工作及活動作了很大的努力。然而很多時參加活動的人數都是很少,少得可憐。很多時,我們預訂一個可以容納35人的房間都坐不滿,有時少過10人,還包括籌備該次活動的幹事及義工在內。每次寄出約200封信,出席的竟是那麼少的人,真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雖然如此,回顧這幾年在社會科學學會的經歷,自己覺得收獲不少。第一,有機會學習更多有關社會科學的知識或對某些知識作更深的了解;第二,在籌備活動的過程中,學習了團體合作精神;第三,認識一幫好朋友,減少了遙距學習的孤獨及城市人的疏離感。因此,我希望就讀社會科學學會的同學多參加這類活動,以此增加知識的體會。更希望同學能夠幫助籌辦這些活動,假如幫手人數越多,每人的工作量就越少。這樣同學可以有機會多接觸社會科學的知識,使學會更上一層樓。

秘書
梁穎梅
 



 

        我在本會擔當幹事不經不覺已有兩年,而輾轉當上主席也有大半年時間了。今屆幹事的任期又到尾聲,正好在這個時候為這兩年的工作做一個總結。

    這兩年我最感自豪的,是和另一位幹事黎冠輝同學發展了學會的網頁,雖然網頁的內容不算十分豐富,但對於學會活動訊息的傳播,以及同學們參加活動和發表意見等各方面,網頁確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現在我們的電郵信箱不時會收到同學對本會會務的建議及對幹事們的鼓勵。得到這些鼓勵及支持,我當然感到十分高興,也覺得我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是得到各位會員肯定的。

    另外這兩年我們也舉辦了不少講座,其中有關於家庭成員關係的心理學講座及討論尼采的講座,更是全場爆滿,而我個人則較喜歡討論尼采的講座,除了因講座內容對人生意義有啟發性外,講者李展華先生的生動演繹,同樣使我印象深刻。

    還有不能不提區議會選舉回顧這個講座,除了因為榮幸地請到三位曾經參選的政界朋友出席,使同學對選舉政治加深了解之外,更因為現場反應熱烈,講座時間破例超時大半個鐘,實在很感激各位會員的支持。

    時光飛逝,自己的任期也屆滿了。希望本會將來可以舉辦更多有創意、有趣味的活動供同學參加,更希望會員們能夠積極支持本會,參加及協助籌辦活動。在此祝福大家事事順利,在公開大學的學習生活愉快!

署理主席
葉景輝